查看原文
其他

耿朔新书分享会 | 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 | 佳作书局

佳作书局 2022-01-09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自1960年被发掘至今,一直受到文史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在考古和美术史领域。它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目前所见六朝绘画水平最高的作品,是国家首批64件(组)禁止出国(境)展览的一级文物,同时也是“魏晋风度”的最佳写照。


魏晋以后,中国进入了哲学觉醒、文学自觉的时代,人生的价值逐渐被标举出来,这一点从图像艺术中可见一斑。拼砌砖画是南朝陵墓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学术界,围绕着“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这一题材进行的砖画研究屡见不鲜,但学者多将其视为平面图像,侧重对造型风格和图像意义的分析。这些研究似乎绕过了一些更基础的问题:这些砖画是如何制作的?又是怎么拼起来的?为什么要采用如此繁琐的工艺?


以上问题将在耿朔老师的新书《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中得到解答。耿朔老师从砖画制作工艺和内在物质性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带领读者进入拼砌砖画的图像世界中,寻找其背后的观念、信仰、制度和等级因素,一起探索拼砌砖画背后那个隐匿的南朝。


11月1日下午4点半,耿朔老师将和五位重量级嘉宾来到佳作书局,以新书分享会的形式和读者交流写作中的感悟。并围绕书中内容,与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现场对话,想必能引发读者关于拼砌版画和南朝艺术的更多思考。


本次活动的嘉宾阵容包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程乐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副教授孙正军以及来自人美出版社,同时也是本书的责编教富斌。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山涛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向秀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刘伶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王戎



活动嘉宾


 


引言人:耿朔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后,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与中国早期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美术考古。


 


郑岩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美术史与美术考古。


 


程乐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道家与道教思想、两汉思想史、六朝及隋唐道教经典、汉语哲学。


 


孙正军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职官制度、历史文献的史料批判研究。


 


教富斌

人民美术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主任、副编审,《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责编。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通过【活动行】进行报名。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佳作书局的bilibili直播间】,线上参与讲座。



关于

《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

作者:耿朔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平装:194页

版次:2020年7月

定价:78元


壹 内容简介


《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可以看作是对耿朔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的补充和延续。  


拼砌砖画是南朝陵墓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从设计构想到稿本到制作工艺再到拼合过程,承载的不仅是装饰上的功能,更反映出工艺技术、图像系统背后的社会文化及制度。本书采用美术史与考古学、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近年新发掘的数座重要墓葬的详细分析,是目前对这类文物最深入和最全面的一次研究。 


本书分为四部分,序章包括对墓葬材料介绍与基础分析、对南朝大型拼砌砖画的学术史回顾以及对本书的主旨与结构的介绍。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拓片


本书的第一章汇集作者所作的几项个案研究以及由此引出的综合讨论,特别是对近年新出土的散乱的画像砖进行了细致地拼合、比对和复原,发现了不同墓葬砖画之间的实质性联系。

石子岗5号墓七贤砖画嵇康一侧复原情况

石子岗5号墓七贤砖画向秀一侧复原情况


第二章讨论的是拼砌砖画制作过程。作者认为,从画稿到模具再到墓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是集体性和历时性的产物。看似平面化的图像实际上是层累形成的结果。


泥砖造坯(左)

铁线戛边(右)

(采自《明本天工开物》)


第三章主要探讨技术背后所反映的南朝社会与艺术问题。在政治语境中辨析砖画出现的历史条件,在艺术走向自觉的时代趋势中思考砖画的地位和意义。附录文章研究了南朝陵墓石刻设置的背景,它与砖画一样都是艺术进入南朝丧葬制度的突出表现,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南朝时期艺术创作与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


司马金龙墓漆屏风“周室三母”

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班姬辞辇”



贰 序言


齐东方/撰


经常有人说:考古发掘出的那些破陶片有什么用?用“破”字,显然不理解,也不屑一顾。面对普通人提出的普通问题,考古人也曾用“地层”“类型”“组合”等专业术语回答,使人云山雾罩,弄得两相尴尬。


毫无疑问,原本完整的古代遗迹遗物,经过千百年的岁月,难免残破不堪。但如佛经所云:芥子纳须弥。残破的遗物,内容本质没变,仍能说明古代社会。如果对残损的遗物进行复原,能说明的问题会更多。然而,将几十上百的残件恢复成原貌,费时、费力、费心,这是考古最枯燥、最麻烦、最熬人的工作。考古圈内人士戏言,如果你想体会烦恼、甚至想自杀,请来拼合残片。


从事考古,与拼合算是结了缘。无数件图像或器物的残骸,曾经都是完整的,能把那些支离破碎缀合成昨日世界的美妙,也就是拼缀出历史的原貌。“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像是南朝时期特有的墓葬美术现象,更反映着当时的社会观念,但在考古发现时同样存在残缺不全的情况。


耿朔的这本书,最精彩之处就是先对那些凌乱不堪的残砖进行复原。不难看出,这是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对模印图像的散砖进行识别,对墓砖上刻画编号文字仔细分析,拼对要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这不仅是烦琐复杂的工作,更需要有扎实的历史考古功底。他是带着问题意识,尝试着按照古人思路和行为去复原,即考虑到砖画是怎么制作、怎么才能在砌墓时合理拼成大幅画面等问题来进行。最后成功复原的结果,不仅是恢复了原貌,还发现了一些砖画的制作设计、拼砌过程的线索,从而揭示出了烧造墓砖时已有精密统筹的考虑,从而确定了日后的墓葬形制、画面位置布局等内容。这很重要,墓葬及装饰艺术从设计到施工都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应有制度上的规定,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着参与者是一个群体,无论是建造墓葬的甲方,还是设计师,或是技术匠师,都在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这又反映着当时的丧葬观念、习俗、礼仪和制度。于是,合理成功的拼合,也构建了社会历史的面貌。


选择“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这一题材进行复原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魏晋以后,不同于烦琐和迷信的汉儒,文人士大夫热衷于清谈、玄学、五灵说、神仙可学论等,开始重新发现人生的价值。当进入哲学“觉醒”、文学“自觉”的时代,在丧葬活动中如何体现?墓葬图像在将抽象思辨变成视觉图像时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执着地祈求升仙,也不太理会有关彼岸世界的答案。“竹林七贤”正是这种精神的符号,他们虽然也被一些人认为是纵情越礼、伤风败俗,但所代表的一种人生态度却成为东晋以后社会崇拜的对象,这些理想中的世外高人逐渐被视为半人半仙,于是在南京附近发掘的南朝墓葬中以十分醒目的巨幅砖画方式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七贤等人物出现在高等级的墓葬中,而且是长期稳定的内容,应是最具制度和等级意义的题材。这说明在如何看待生与死的问题上,统治者也在抛弃以往仙境的虚幻,以超世的姿态追求自享自足的游戏人生和来世生活。为墓葬空间装饰寻求对称的需要,“竹林七贤”之外加入了春秋时期的荣启期,这是重要的提示,表明图像的重点不是强调每个人的故事。荣启期的性格行为与竹林七贤相当一致,也是“鹿裘带素,鼓琴而歌”的高士。当人物的个体特点被淡化,普遍意义便显现出来。可以看出,不回避对人生、命运、生活的欲求,崇尚清淡、淡泊功利是推崇他们共同的行为理念。


墓葬图像从汉代到南朝的转变,就是汉代那些神秘的仙境逐渐淡化或消失。而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竹林七贤、荣启期叩开了冥府的大门,拉近了神与人的距离。似乎对升仙的祈求不再执着,人们对从未见过的成仙传说不再相信,在徘徊矛盾中看到了新的曙光,思绪信马由缰,处理死亡的方式也变得肆意酣畅,终于不必带着惆怅和梦想步入仙境。在生死殿堂中,人可以隐逸游乐,于是死亡不那么可怕了。


这是读完这本书,我所看到的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态度和读后感。



叁 目录


序(齐东方)

引言

序章

第一节 墓葬材料介绍与基础分析

第二节 南朝大型拼砌砖画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主旨和篇章结构


第一章 重要个案研究与各墓砖画关系探讨

第一节 石子冈5号墓画像砖的复原与比较

第二节 狮子冲南朝墓出土砖画和散砖的识别

第三节 金家村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砌砖画的形成

第四节 不同墓葬砖画实质性联系的综合讨论


第二章 拼砌砖画制作过程研究

第一节 图像来源

第二节 刻制模板

第三节 印制墓砖和刻写编号

第四节 砌筑墓室


第三章 技术背后:制度与艺术探析

第一节 砖画与南朝陵墓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砖画与“艺术自觉”


附录 “于襄阳致之”:中古陵墓石刻传播路线之一瞥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肆 名家推荐


郑岩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画面大同小异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砌画像砖在南朝大墓反复出现,说明其绘画母本在当时已被视作经典。与文献记载和传世摹本不同,这些考古材料真实可靠,又有着特定的出土环境,使得耿朔可以从物质与技术层面入手,具体细致地讨论这组“经典”的制作过程、使用方式、年代序列,乃至丧葬制度等问题。我期待着这类新材料、新方法、新试验不断积累,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拓展出新的天地。


张学锋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在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六朝文物中,没有哪一件(组)的知名度能超越南京西善桥宫山大墓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砌砖画。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学,不同学科的中外学者对此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宫山大墓拼砌砖画之所以能成为研究的热点,除其自身的完美性与唯一性外,还得益于其后陆续发现的鹤仙坳、金家村、吴家村等大墓出土的同类题材砖画,这些大墓出土的砖画,虽然残缺不全,但为宫山大墓砖画的研究走向纵深提供了难得的材料。本世纪以来南京狮子冲两座南朝大墓和石子冈5号墓的发掘,尤其是基于最新发现编辑的《南朝真迹》的出版,包括砖画制作工艺在内的更多细节得以知晓。


然而,以宫山大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砌砖画为首的南朝砖画,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至今未见有专著的出版,耿朔《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是所见第一种。该书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活用新出资料,为读者提供了既专业又易懂的读物。书虽小,但在具有历史学、考古学和美术史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作者笔下,其视野必定不小


书影实拍




往期推荐 


佳作推荐 | 千古遗珍:中国四川省出土文物展


第一至第六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回顾


佳作淘书:考古、遗址和墓葬美术


讲座 | 夏鼐与中国埃及学:《埃及古珠考》新书分享 | 佳作书局



关于佳作书局


佳作书局798门店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1942年创立于上海。在过去的近80年,佳作书局先后流转于上海、纽约和芝加哥,并于2014年再次返回中国。作为致力于促进中西方艺术交流的独特角色,佳作书局将继续秉承专业化、全球化的经营传统,更加专注于中外艺术类图书的引介、翻译及出版,并持续举办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为国内外研究人士及爱好者提供深度服务。



 微信客服:jiazuoshuju2019



淘宝:搜索店铺“佳作书局”

京东:搜索“佳作书局原版图书专营店”

微博:@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佳作书局

Instagram:@paragonbookgallerybeijing


实体店铺:


798旗舰店: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E06

央美店: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14号楼一层

UCCA | 佳作书局: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二层

乌镇店:浙江省嘉兴市乌镇西栅景区内灵水居

芝加哥店:美国芝加哥西35街1029号,Zhou B艺术中心


联系方式:


邮箱:info@paragonbeijing.com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